海南州大数据产业园发展规划

发展定位

坚持站位全局、高位谋划,在全省数据中心布局中实现突破,打造青海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极核。发挥海南州清洁能源、气候条件、地理区位等优势,做大做强大数据产业,主动融入国家一体化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树立后发地区跨越式发展典范,全力打造西部大数据产业发展重要增长极。谋划布局“青海省数字经济发展引领区、全球领先的藏语区信息高地、国家级绿色算力产业基地、国家级大数据灾备储备中心、西部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青藏高原大数据产业区域中心”6大产业发展定位。 

 

发展目标

到 2025 年,建成具有海南特色、优势突出的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产业发展环境显著优化,产业支撑体系较为健全,西部地区政策最优+成本最低的一体化招商优势全面显现,“清海南云”品牌全国知名。大数据产值突破 15 亿元,带动关联产业规模增值 20 亿元。依靠大数据实现西部不发达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海南模式基本成型。

 

— 数据中心。建设数据中心可容纳机架数达 10 万个,服务器装机能力达 133 万台,成为我国重要的非实时性算力保障基地。

— 数据资源。覆盖青海、辐射西北、服务全国的“西北高原数都”基本建成,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数据集聚地,聚集一批国家部委、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行业协会的数据资源。

— 数据服务。涵盖数据采集、清洗、标注、呼叫中心、大数据交易的数据服务产业全面建成,打造全国最大的藏语数据服务产业基地,藏语数据服务产业世界领先。

— 大数据赋能。高质量建成一批辐射带动效应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显著的特色创新应用,大数据+清洁能源、大数据+生态农业牧业方面西部领先,打造全国样板。

— 产业生态。基本形成以数据存储+数据加工为核心,涵盖数据存储计算、基础数据服务、电子信息制造、大数据融合应用的大数据产业,上下游产业高效协同、州内外产业资源优势互补、要素流通渠道畅通的大数据产业生态日趋繁荣。

— 绿色发展。数据中心平均能耗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平均 PUE 值低于 1.2,数据中心清洁能源应用比例达 100%,大数据+清洁能源协同发展成效显著,构建能源流转化为数据流、数据流反哺促进能源流高效利用的循环发展模式,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数字经济绿色循环发展试验区。

到 2030 年,省内核心、西北先进、国内知名的数据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大数据、云计算应用和服务水平居西北地区领先水平,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全国有影响力的大数据产业基地。通过大数据带动相关产业规模突破 50 亿元。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