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全方位深层次融入国内大循环
“全方位深层次融入国内大循环是推动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先后在“十四五”规划建议、规划《纲要》、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中就我省融入国内大循环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全方位深层次融入国内大循环。”11月29日,“新时代 新青海 新征程”系列新闻发布会青海省发展改革委专场上,青海省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
近年来,依托高原特色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青海以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为主攻方向,以“四地”建设为牵引,着力补强薄弱环节,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重点优化升级优势产业全产业链,促进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增加中高端产品和优质服务供给,锻造更多高品质的“青字号”产品,提升面向全国市场的供给适配性。加强跨省域科技资源对接,加快建设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组建一批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建立重大科研项目的部省联动机制。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制度环境,完善市场导向的创新成果转化政策,增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开展产业发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
同时,深度融入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区域战略。纵深推进兰西城市群合作共建,加强与周边省市区的合作交流,抓好已签订的省区间合作协议事项落地。充分发挥对口支援援受双方比较优势,通过行政互动、要素驱动和产业互补,积极承接跨区域产业转移,以高效的区域互动促进更好融入国内市场优化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城市圈物流支线网络,完善城乡交通网络,增强交通运输流通承载力。加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做强做大西宁、格尔木国家物流枢纽,强化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建设,补齐冷链物流设施短板。健全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加强特色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完善城市商贸设施网络,推动乡村商贸设施升级。
此外,培育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健全要素市场运行和价格形成机制,推动科技、金融、大数据融合发展,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积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来源:青海新闻网